8月25日至8月29日,由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(IOPP)和华中核理论中心(C3NT)主办的第十三届华大QCD(量子色动力学)讲习班在武汉成功举办。本次讲习班以“量子色动力学中的非平衡过程(QCD out of equilibrium)”为主题,吸引了百余名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3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青年学子参与,共同学习探索强相互作用的非平衡态物理。
讲习班首日,华中核理论中心主任王新年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。他强调,QCD作为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,在非平衡态领域的研究对理解早期宇宙演化、重离子碰撞等极端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。 他非常高兴看到今年的讲习班重新回归课程模式,着重基础知识,为青年科研人员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。

华中核理论中心主任王新年教授在开班仪式致辞
本届讲习班围绕非平衡QCD的核心议题展开系统性授课。三位主讲嘉宾分别为杜晓健博士(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),施舒哲博士(清华大学)和尹伊博士(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)。他们通过为期五天的密集授课与研讨,带领学员系统掌握非平衡QCD的理论工具与前沿动态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课程内容“前沿且极具启发性”,主讲专家的学术见解与研究经验为他们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。

杜晓健博士(左)和伊尹博士(右)在讲习班授课
学员们在课堂中展开深入交流,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享研究成果,形成跨地域、跨学科的思想碰撞。多位学员表示,此次讲习班不仅夯实了理论基础,更通过与同行学者的切磋碰撞出创新火花。

施舒哲博士在讲习班授课答疑
本次讲习班由柯伟尧、庞龙刚和秦广友三位老师具体组织。华大QCD讲习班自2012年创办以来,已举办13届,始终秉持“夯实基础、激发创新”的宗旨,通过国际化、前沿化的学术交流培养青年人才,推动量子色动力学及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。

第13届华大QCD讲习班合影